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5-237 與木的深度對話

$
0
0

林東陽傳承手作家具
與木的深度對話

摘自:合庫樂活理財季刊Vol.13 Quarter1, 2016




懷德居,這是台灣第一間藏身森林的木工實驗學校,不只讓人感受自在生活的氛圍,也成為當代美學風景之一。

沛倪VANESSA 攝影王銘偉懷德居



木工近年回歸人文本質,擺脫過去一談起「做木工」,便讓人聯想到室內裝潢木工師傅的刻板印象,自然生活方式與手作物品溫度,不只讓木工幻化為現今時下令人嚮往的休閒活動之一,也是一種講究生活美學的表徵。


歸手作
與自然為伍

在許多木工愛好者的推動下,大眾對「做木工」的認知,從職業轉變為生活的一部分。


自喧嘩的新北市林口市區上山,一路穿越幽靜山景和鳥語花香抵達懷德居,這座木工實驗學校充滿故事、人文藝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木作之魂」之孕育角色。


廣大山林樹蔭環繞教室
80坪的挑高空間,懷德居可說是全台最優靜的森林木工實驗學校,周圍沒有任何便利商店和餐廳,手機也收不到訊號,用餐方式是享用自己帶上山的三明治,或與同學一同享用簡單食材火鍋,體驗遠離塵囂的山中私塾樂趣。


創辦人林東陽
10歲前住在這片山上,自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後,前往美國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進修「家具製造與經營」學程,就此確立了家具教學的終身志業。林東陽返國後,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長達 25年,於2003 年退休,許多知名家具、木工業界老闆都曾是他的學生。


林東陽畢生致力於研究與收藏北歐家具,稱他是台灣收藏北歐家具的第一把交椅一點也不為過,尤其更是丹麥設計巨匠
Hans Wegner作品的權威,他寫過的《名椅好坐一輩子》,更是台灣設計界與木工領域想深入了解 Wegner 的重要著作。


研究與蒐藏,讓林東陽在退休時累積一千多本家具書籍,以及數量龐大的模型、樣品,原本林東陽想將這些收藏捐給學校,但後來因故作罷,反而激起了他將祖厝改建為家具知識館的念頭。因為自幼便離家求學長達
50年,回鄉時老家早已閒置多年,而老家山居歲月的靜謐環境,正是退休後的林東陽所渴求的。



他將祖厝的三合院加以整修,2004 年開幕時,於部落格寫下成立木工學校的心願,無心插柳柳成蔭,意外吸引許多喜愛木工人士詢問。加上在 1970 年至 1990 年間見證了台灣家具量產代工興衰的轉捩點,他下定決心,一步一腳印地從零開始,召喚台灣木工機械界頂尖廠商贊助,以「一家公司捐一台嶄新特定機種」的方式有了機具,也因此以「勤工儉學」期勉學生感恩木工學校的誕生


美夢終於在
2006年成真,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正式落成,隱藏在台灣各角落的愛木作人,有了可以完整學習、製作、創作的園地。


創新教學
講究心手合一

10 年歲月裡,除了喜愛木藝的在地民眾之外,歐美、亞洲人士也不辭辛勞遠赴,懷德居一周開課 6 天,每天約 22 位學生,從早上 9 點到下午 5 點,在木頭上敲打感受手工木作樂趣。


懷德居沒有制式課表和教材,一切學習方式皆是實驗且創新的,不刻意做學級分班,同一個班裡有首次上課的新生,也有已經上過多期甚至多年的舊生。
60多歲退休人士和 17 歲高中生一同學習,透過差距半世紀的人生閱歷,讓同學們在木作之外有更多交流,也開拓了人的生活範疇與觀念。


另一方面,校訓「心手合一」講的是心的修行,林東陽相信木工不只是技術的專精,用心、動腦去思考如何在中國家具特色上做出現代感,並將北歐造型極簡卻優質細膩的工法,運用在懷德居所傳授的工藝技術,才是當代木工之路。


為了「不把木工做死」,懷德居從不以傳統機械教學操練學員,而是引導學生找出自己與木料對話的方式,只有新生會統一學習磨刀、刨木、榫卯等基本工法,接下來才是設計自己想做的物件,因材施教,給予特別指導,正是懷德居最與眾不同之處。三位優秀教師都跟在林東陽身邊至少
20年,個個身懷絕技,穿梭在工作桌間傳授新生調整刨刀,指導如何拿捏邊緣的圓滑度,面對舊生也能隨時針對半成品討論作品線條比例。


十年育才
領航木工教育

回溯 10年前創校時物資匱乏,所有的工作台只能用二手的,每一張二手工作台都是從台東包車運回懷德居,經過整理讓學員使用。為了提供更好的器具與學習環境,林東陽積極希望汰換這些工作桌,他在世界各地搜尋,在一次參訪丹麥工房時看到當地使用德國老牌工廠製作的工作台,這個德國老牌創設於年,工作台的品質自然不在話下,林東陽立刻決定讓學校學員能使用相同高品質的工作台。2015 年初這批舒適、專業的工作台運抵教室。


近期懷德居最重要的任務是募集
2,500萬資金,執行「木師教堂」計畫,在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創立設置木藝教室基地。201512月初,台北市安德昇藝術拍賣中心策展人林珊旭,主動邀林東陽進行「木師教堂夢的最初與最終」懷德居簽書暨展覽義賣會,所得全數捐助興建木師教堂。



林珊旭表示,在多年藝術拍賣策展經驗中,懷德居學員作品的品質和工藝技術都在水準之上,很難想像這些都是木工素人的作品,無論設計或是木料處理上,都可見其細心與用心。拍賣市場本來就鮮少當代木藝作品,懷德居學員的作品每次都會受到關注與詢問,只是這樣的藝拍,展覽目的遠大於拍賣,學員辛苦完成的作品期待被看見、被欣賞,這樣的舞台絕非金錢可以衡量,「不過話說回來,幾件成功拍出的作品款項將投入木師教堂計劃,相信木師教堂在不久將來完工後,能提供喜愛當代木工的朋友在更舒適的環境中,盡情揮灑創意。」


林東陽


投身家具教育
30 餘年,曾任職於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是台灣收藏北歐家具的第一把交椅,著作《名椅好坐一輩子》被譽為研究丹麥設計巨匠 Hans Wegner 的中文版聖經。2004 年成立懷德居家具知識館,2006 年創辦木工實驗學校,2008
年家具体驗館開幕,集研究教學與推廣大成的「家具三合院」成形


摘自:合庫樂活理財季刊
Vol.13Quarter1, 201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