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3-87 木活搶先看

$
0
0

木活搶先看



內容簡介:

懷德居是一間在林口山上的木工學校,成立十多年來帶動許多人學木工、認識工藝與設計,儘管坊間已經有許多地方可以學木工,報名來懷德居上課仍是一位難求,為了連結更多喜歡木頭、喜歡設計的朋友,懷德居從隱居山中的私塾走向人群,成為移動的觀察者、探尋者。期許自己是一個平台,以一個教育機構的眼光回望台灣的現況,以及木作工作者在各個領域的發展。

歷經廿個月蘊釀,我們將已發行七年 ( 2009~2015 ) 的《木工年鑑》轉型成 64 頁精緻小巧,閱讀性高的《木活》雜誌,前者內容以記錄作品為主,後者則著眼在木民的生活面。

在這個紙本刊物越來越小眾化的時候,希望還能發揮一點點力量,關注過於快速的物質社會所忽略的精神生活。


【編輯的話發刊文】

每個人心中都有座山,有片森林,嚮往一個理想的地方,對生活也永遠有說不完的期待。《木活》:木作活兒之意,也意味著透過木工實踐對生活的想法。透過文字與影像的記錄,這本刊物將形塑出木工人的生活記事,也盼喜愛木頭的人活得更精彩。

2004 年懷德居創辦人林東陽教授在家鄉林口嘉寶成立家具知識館,2006 開辦木工實驗學校,目前在三峽台北大學建造中的二代基地也將於明年落成。13年來,來此學習的學員已達數百人,這些熱愛木藝的人持續做著與木頭有關的事情,如經營家具藝廊、教學空間、商品製作、藝術創作等,進而形成一種現象、氣氛。透過這本半年刊,懷德居從隱居山中的私塾走向人群,成為移動的觀察者、探尋者。懷德居從來就不只是一間學校,更期許自己是一個平台,以一個教育機構的眼光回望台灣的現況,以及木作工作者在各個領域的發展。

除了木友,我們也邀請藝術家、文化人一同加入木活的話題,提供不同的視角與景深,了解自然、工藝與生活之間互相交織的關係。《木活》選擇用簡單的生活軸線:早晨、午餐、黃昏,帶出三個故事:早晨我們來到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與插畫家弟弟謝祖華的家,生長在鬧中取靜的大台中,聽他們是如何細膩感受自然,並消化成為給自己的養分;中午我們加入大溪 C House的午餐聚會,看一群熱愛工藝的素人如何聚在一間屋裡拓展彼此的生活版圖;最後,在魔幻的午後日光照耀下來到淡水,一探 Meta Design兼具設計力與生產力的工作環境。

除了三個主要故事,《木活》首刊還包含德國藝術家 Gundel Hädeler 結合構樹樹皮與攝影的創作;民宿主人王兆民在三芝林間的秘密空間;懷德居創辦人林東陽教授對丹麥當代名椅 Slow Chair 的精采頗析;長期經營木平台的鄭啟聰 (Jack)在日本旭川國際家具展的觀察;遠赴北歐精進設計的年輕創作者楊永康的遊學專訪,中文系退休教授周彥文的木工哲思,以及懷德居學員們的學習故事,當然,還有隨刊附帶的海報,收錄過去一年懷德居所精選的木作作品。

不論是從木工教室延伸至學員們的生活;從居家空間遙想森林野徑;從自然材料啟發人文創作,從木工藝中再次感受大地的溫度,這之間像是一條迴旋的路徑,讓我們的生活持續運作,好好呼吸,並在彼此的森林中緩緩行走,走成各自獨特的面貌。

人要像樹,哪裡有光就往哪裡去。


本書目錄:

P.1 森林印象  Spirit

P.5 編輯的話  Editor’s Voice

P.6 林間短歌  Song

P.10早晨     Morning

                    台中謝家  Hsieh’s House

P.20午餐     Noon

                    大溪C房子  C House

P.30 黃昏    Dawn

                   淡水MetaDesign  META Design

P.42展覽經驗   Exhibition

P.46城市線索   City

P.50發現經典   Slow Chair

P.54懷德居      HDG

P.56 學員故事  Story

P.58 木民之心  Though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