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不再死
木活創刊宣示,木頭不再死!
都以為森林死了,成為木頭。不知道木頭不再死,只會在木匠手裡,一次又一次復活。樹木深淺疏密,旋繞如行星軌道的同心圓,記錄了地上的春夏秋冬,歲歲年年。匠人則以溫暖厚實的掌紋,摩挲樹木的回憶,展現片刻風景的線條、色澤和質地,並賦予形狀,賦予力量,讓它說話,讓它歌唱。
都以為森林死了,成為木頭。原來木頭成為另一座美學森林,生生不息,在建築物裡、在人群裡,與懂得的人同心,繼續旋繞、生長,記錄了世代的風雨甘苦、眼淚笑聲,見證許多美好的發生。
期許懷德居能在台灣家具史上刻下一圈圈的年輪,並盼所教育、影響的學生,繼續向外擴張半徑,烙印出熱情的故事,讓台灣家具的產業體質脫胎換骨,不只是民生工業,而是一項文化藝術,一種生活態度。
丹麥家具大師韋格納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盡可能讓產品簡單、維持本性,以顯示我們可以用雙手來創造,讓木材起死回生,賦予木材精神與生命力,並讓產品很『自然』。」當這座森林夢工場,生產出一件件別緻、富有創意的家具時,木頭活了起來,散發獨特的氣息、個性與面貌,可以貼近人群,貼近人心,好像森林住進了家裡、建築物裡,並像家人一樣日日陪伴在側,一起生活,一起慢慢變老。這就是實木家具的迷人之處吧:歲月在家具身上越撫觸越光滑,越搓磨越芬芳,紋路越老,越加細膩動人。有一天,它會朽壞,但留下了多麼接近永恆的記憶;而老去的木料,也可能靜靜等候匠人賦予新生,再度散發森林的香氣,如年輪,如行星的軌道,旋繞不盡。
文:"森林年輪" 2012 懷德居木工年鑑序 圖: " Wasp Wood " art work from Bryan Nash G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