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14-12 木活來跨年

$
0
0

木活來跨年

Cross Over 20172018


慶祝《木活》,

輕巧的生活雜誌送給也想要有全新生活的你,你,和你

如果說有什麼事情是特別感謝大學時期的給予,就是文學欣賞和書寫能力了。念外文從頭到尾都是件幸運的事,文學是藝術的前端,給我養分,開啟創作的可能。最近和妹妹一起讀卡謬的《放逐與王國》(Exile and the Kingdom, 1957)英文版的序寫得很深刻:卡謬用精準的言語描述一個失去信仰的世界,一個人們失去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而反觀自身存在意義的世界。和懷德居合作的新雜誌《木活》也思考著相似的事情,現在的人怎麼生活?有沒有自己信仰的價值?可以怎麼生活?木作只是一個媒介、入口,牽引我們觀看、實作,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來回演練,直到找到令自己最舒服的位置。這本書除了有木工人的生活,也有加入自然、藝術的元素,希望透過單元的設計,讓讀者感受到自然、工藝與生活本身的連貫性與節奏感。大學唸文學,雖然沒讓我成為老師或翻譯,但卻讓我明白如何透過文字的堆砌,構築通向不同領域的窗口。


過去半年來,我們四處挖掘木作工作者在各個生活場景的面貌,故事來源遍及台北、台中、日本、德國、丹麥及瑞典,而在逐漸的推廣之下,我們也期待這些故事去向世界的更多地方。知道書在所喜歡的書店(台北亞典書店香港Kubrick)也有販售,讓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一年之初,和大家分享這本和懷德居合作的作品,下周日在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也有一場難得的分享會,歡迎大家來玩~看看台灣山林裡的另類教育,以及神仙學校怎麼培養出生活的質地和可能。

最後,特別感謝和我一起從頭到尾發想的劉克韋(Cowei Liu,用視覺的角度為木活加分,也謝謝懷德居林東陽(Tong Yang Lin教授和好夥伴郭家宏(Chia-Hung Kuo。從木工人身上學到的,我充滿感恩。

Happy New Year to All~
發表會報名: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35010063770917/
木活購書:
https://www.facebook.com/pg/IntheWoodsWeLive/shop/?ref=page_interna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