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6-188 海報,令人愉悅的凝視

$
0
0

海報,令人愉悅的凝視

/王學寧



前後參觀懷德居以及他們的展覽多次,發現這群熱愛設計的人除了家具,也重視圖錄、海報,展覽是短暫的,海報則是珍藏展覽回憶最直接的方式。


若我們追溯海報的歷史,源自
19世紀中的歐洲,隨著印刷術的進步、時代漸趨開放,公共事務、商業活動增多,海報需求量大增,為公民帶來訊息,傳達展覽、政府公告,或是推銷商品,一百多年來,海報從原本功能性的文宣品轉為充滿設計感的藝術品,為平面設計也為生活文化記錄歷史。


1967 年的世界博覽會在加拿大蒙特羅,丹麥插畫藝術家 Ib Antoni﹝1929~1973﹞ 為丹麥展覽館繪製主視覺以及相關宣傳海報,林東陽教授在哥本哈根相遇的海報正是其中一張作品,圖中所繪的是 Hans J. Wegner The Chair,一個孩子乘坐在樹幹上,得意的高高舉起 The Chair。如同另一張海報的標語「Imagination Quality」,1967 年的丹麥,想告訴世界的是設計巨匠的思維與理念,讓他們和其他國家不一樣。

當年舊海報,網路售價$725,謹供參考


當時蒙特羅的博覽會創下紀錄,不但打破之前的參觀總人次,也是歷年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丹麥派出當時已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Ib Antoni 為國家形塑形象,肯定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心。繽紛的顏色、簡約的線條,清楚又活潑的傳達丹麥好設計。我雖不曾去過丹麥,但以安徒生的廣泛流傳程度猜測丹麥一直都有活躍的童話傳統,童話不僅為家家戶戶傳誦的故事,思維也融入了平面設計,記得丹麥老工匠 Niels RothNRA﹞來訪時,送我們的禮物正是安徒生的複製手稿卡片,許多人不知道,安徒生除了童話、詩文創作,也熱愛剪紙與畫畫,對丹麥人來說,視覺意象總是充滿天真、且近乎直覺式的想像力,而童話、繪本則是國家表述自己最合適的方式。


林教授說:「這位插畫家很特別,
通常家具海報都是人坐在椅子上,他卻是高舉椅子很驕傲的樣子。」教授在臉書上發了海報的照片,詢問大家是否知道其中的樹是什麼樹,立即引發各種猜測,很有意思。有人根據葉脈跟樹幹紋路,認為是櫸樹;也有人說什麼樹其實不是重點,樹幹形狀J」實指 Jørgensen,也就是韋格納﹝Hans J. Wegner﹞的中間名,所以海報的核心是韋格納。若搭配另一位臉友的細微觀察:圖中主角佩戴的是一把角尺,那他確實可能是一位工匠,高舉著自己做的椅子,得意洋洋。也有人從人文、神話的角度切入,猜測是梣樹﹝Ash﹞根據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世界便由一棵梣樹支撐著。而希臘神話中,宙斯創造人類之初,人是從梣樹裡誕生的。更妙的是,從《詩經》中我們知道,「椅」原來就是一種樹名,即「山桐子」。大風子科,落葉喬木。果實為漿果,球形,紅色。如:椅梧《詩‧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若韋格納在世,他或許會投橡木﹝Oak﹞一票,因他曾說橡木是最 Danish、丹麥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一張海報,眾說云云,答案可能只有插畫家知道了。


海報記錄著藝術與大眾文化的發展,並幫助我們將時代裝禎起來,收藏一張椅子的輝煌時刻。海報本身帶有的公共特質,如同一張張美麗的邀請,是最好的門面,也是前導,引領我們進入藝術家的世界。藉由海報的風格,我們也認識了丹麥的美學與繪本傳統,實為一場有趣的文化課呢!



延伸閱讀:

蒙特羅古董海報收藏網 http://www.laffichiste.com/collections/all/products/expo-67-denmark-industry

Ib Antoni 官方網站http://www.ibantoni.dk/

丹麥海報博物館http://www.plakatmuseum.dk/

丹麥設計博物館海報收藏部http://designmuseum.dk/en/collections/plakatsamling

梣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2%A3%E6%A0%9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