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懷德居家具設計新人獎
結果出爐且聽評審如何說
銀獎:轉身,憩
趙從人的觀點考慮到椅子的功能性,是可以滿足需求的創新構想設計。惟一些細節可以再注
意,如椅面固定時的安穩度、左右對稱協調等。
陳座椅的多功能設計的巧思適合現代的生活方式,惟其結構可予以再簡化。
吳造型與功能互相的搭配,簡單中有變化並考慮結構的穩定性。椅面的滑動讓使用者容易的進出。產品充分的表達台灣午休的特有文化,並考慮到長久以來趴在桌面午休的缺點。作品亦由設計者親手的完成達到學習創作的要點改善:趴睡的頭靠可以再大一些、頭趴著的角度可以在平一點來增加舒適度。放手的位置可以再大一點,讓手可以完成的放鬆但不致滑落。
銅獎:現代現代
趙以學生作品來說,可自行以木材制作如此家具,造型、功能皆有相當高水準。
陳充滿北歐風格的設計語彙與自然材質的表現的搖椅,建議如能調整椅背與座高的尺寸將增加使用的舒適度。
吳具有北歐風格特殊的味道、設計簡潔線條乾淨利落…讓人有清快的舒適感。結構的簡單化而節省加工程序是另一特色,較寬的坐面讓人有安全喜歡賴在上面的舒適感覺。
改善:坐面的高度需要再降低,以符合國人的身材;椅面的深度需要再調整來配合使用者搖擺時的舒適性,搖擺的重心的位置需要再改善。
應該考慮墊裝可以容易拆裝的需求、靠背的高度需要再調高一點,以增加躺的舒適性。
銅獎:文粹新煥系列
趙將中國文化巧妙融入家具設計中,且做工細緻,但將傳統元素轉換現代化設計不夠流暢,稍嫌不足。
陳擷取傳統中國造型語彙同時加入細膩的表面處理工法,表現出現代中國風,惟其圈椅背靠結構稍嫌薄弱。
吳運用文史資料,引經據典融入設計的基本原素與細節中,搭配各種複合材質並呼應歷史與故事性的表達,給人親切的感受,讓使用者融入故事中,基本的架構與原素富有中國的味道。
改善:設計成品需要進一步的再發展與精簡、造型需要再有更中國現代的風格…細節需要更多的考量簡化、達到正如中國詩詞精緻的特色。
銅獎:方寸之間
趙可落實的單元組合,甚至考慮到包裝運送,為單身小空間所做的設計,相當精簡俐落,構想創新。
陳以基本模組單元所構築而成的系統,符合在有限空間中發揮最大的使用彈性,表現出產品的完整度。部分組件的單元設計可予以輕量化以方便包裝運輸的經濟性。
吳是很特別的設計、考慮青年人或租房族群搬遷移動的方便性。對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也考慮周到,顧客使用拆解安裝的方便性,讓人可以容易DIY,結構創新的左右磁性之運用很特殊、回到家放置鎖匙會自動開起的燈也是很棒的構想、很貼心的點子。
改善: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需要再加強,創意的結構也要配合造型上的美觀設計,才會是完整的設計,椅子與凳子的結合,造型需要再做視覺的美化。
佳作:起坐之間 21° Chair
趙體恤長者的設計,構想不錯,但起身時膝蓋還是需要用力,可以再做改善。
陳配合年長者的座椅使用情境的友善設計,如能加強兩邊扶手的握持感,使得更加符合人體工學原則。
吳考量老一輩的需要為出發點,讓使用者起身時椅面後端可以幫助老年人是設計的特色、坐椅以積層的方式,讓使用者有包覆的安全感。
改善:造型的設計需要再進一步發展、椅面升起的五金構件需要再加強或運用更好的五金代替、整體的視覺感受需進一步的設計。
佳作:緣凳
趙工藝性高,但不夠現代。
陳緣自於傳統儀式的功能需求,運用竹材編織表現工藝美感,但如能融合當代的生活方式將呈現不同的面貌。
吳色調與造型很有表達台灣傳統婚俗的味道、女凳的竹編很有女性秀麗又含蓄的感覺…構想的出發點與產品的發展有特色,男女凳的結合具有完整性。
改善:造型需要再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男凳的視覺表達、男凳的椅面設計需要再加強、整體男凳的設計感覺需要更有男人的特質。
佳作:一起生活的可能
趙雕塑性高,雖稍嫌笨拙,但學生作品要求完美不盡可能,設計製作自己來值得鼓勵。
陳利用木材的積層作為創作的素材,整體造型充滿雕塑與有機感,但其符合家具的基本功能仍嫌不足。
吳簡單的基本坐具的功能並讓使用者可以有觸摸的特殊感受,收納的貼心設計與小狗藏在大狗裡面的喻意呼應設計的主題,造型的親和力讓人感受的一起生活的溫馨。
改善:功能性的表達需要再精緻化,可以考慮移動的方便性,材料的使用可以再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