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6-198 天壤無窮

$
0
0

天壤無窮


90 年前家父揮毫所題的橫幅《天壤無窮》,以及對聯《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現藏懷德居。兩者皆具落款:大正十三年三月 第一回卒業生記念 林文達。日治大正十三年﹝1924﹞,家父嘉寶公學校畢業,題字自勉,而今已然成了懷德居文化資產的一部分。



【天壤無窮】一詞,日文漢字「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語出 1890 10 30 日明治天皇頒布的教育敕語。因此日治時期學生畢業以【天壤無窮】自期,猶如台灣光復後的小學畢業歌詞唱著「鵬程萬里,才高志大,佇看負起中華」一般,都可理解。


天壤無窮
The SKY is no limit夢想的天空理應無邊無際。從小在山野環境長大的人,視野所見自然不同。有謂島嶼人民,心胸淺窄,目光如豆,因此舉目所及,常見投機「搶短線」;真否如此?其實心寬路自寬。我中學時的校歌因為這樣唱:「…玉山給我們靈秀雄奇,東海使我們擴大開展…」,即使離校已久,至今不時喜愛哼唱兩句


人不必自我侷限,任何學習必須開竅。還記得三十年前研究所統計學考試時,同學們頻頻關切考試方式,
closed book or open book,教授一派輕鬆回答:open your mind。好一個答案,真地讓我心眼開竅,一生受用。同樣視野宏闊心胸曠達海闊天空得見格局,天壤無窮不陷僵局。


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


至於這副對聯,沒想到更有來歷。聯文:「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據傳朱熹遊仙洞山所作。仙洞山位於福建泉州永春縣蓬壺鎮美山村,海拔

580 米。其山怪石嶙峋、奇峰聳秀、林深樹茂、殿老徑幽、勝景殊多。其中一座古廟真寶殿原名顯應廟,始建于五代南陳末年(581-586年),至今已有 1400 多年歷史。南宋理學家陳知柔,曾在此講學授徒,嘗與朱熹遊憩其間。朱熹贊曰:「蓬山皆美,而陳岩尤勝」,並欣然題聯於柱曰:「千潯瀑布如飛練,一簇人煙似畫圖」,且遺下了「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的墨寶,這就是此聯的由來。

 

左:朱熹        右:翁方綱


背景檔案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南宋徽州婺源人。紹興18年進士及第,仕至寶文閣待制。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世稱朱子。是繼孔子、孟子之後中國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在南宋,朱熹的思想、理論、教育、詩作,大名鼎鼎,世人皆知,當時人們把朱熹與孔子、孟子統稱三大思想家,推崇備至。他的書法筆墨精到,世人寶之,特別是他的榜書,結字有法,用筆純熟,點畫遒勁,變化多奇,有自家風格,他的書名與顏真卿相齊,由於時代久遠,所留作品極少。現存多為明代碑帖,觀其字識其人,他是一位知識淵博,心胸曠達,體察民情,憂國愛徒的榜書大家。


翁方綱(
1733年-1818年),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乾隆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

雲林土庫順天宮也見壁畫書寫「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聯文

雲林土庫順天宮壁畫「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

咸豊二年大坵田堡馬龍瑞師爺墨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