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6-208 家和森林一樣

$
0
0

家和森林一樣

都要永續的經營


本文刊登於 20149月號 No.29 期《小日子享生活誌》

口述:林東陽

撰文:駱亭伶攝影:林志潭


前北科大家具設計教授,「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為台灣引進北歐家具的先鋒,著有《名椅好坐一輩子:看懂北歐大師經典設計》。

早年收集的台灣古董門片,化身成隔間,與北歐家具混搭別有一番味道。

林東陽在家最常待在書房辛勤筆耕,從 2006 年開始的部落格未曾間斷。



我很喜歡
19 世紀德國森林學家柯塔(Heinrich Cotta)的一段話:「我出生在一片沒有屋蓋的森林,我的出生就決定了我的職業。」十歲前,我成長於林口山上,與自然為伍;大學又念森林系,冥冥中這輩子要做的事已經很清楚。12 年前我從台北搬回林口,一年後退休;當時我看到一個國民所得超過兩萬美金的國家,人民想學木工卻找不到地方,木工是古老的工藝,從來沒有在地球上消失,所以決定創辦台灣第一所木工學校。算起來這個家是我落葉歸根的歸宿,也是展開夢想志業的起點。


北歐家具的精神是簡化和減化,這個房子除了換木頭地板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裝潢。家裡就我跟太太兩人,四個房間保留主臥與客房,將剩下兩間房外牆打掉,使光線與空氣對流,其中一間當更衣室,另一間就是我的書房工作室。客廳裡不擺沙發,只放了七、八張單椅;因為我覺得沙發太制式,反而讓空間定住了,單椅卻可隨時移動替換,很有彈性。這些椅子常常大風吹,每個時期都不一樣,像有一張微笑椅,有個學生坐了很喜歡,希望我出讓,我就用嫁女兒的心情把它送出去。

大都會椅以彎曲夾板製成水平扶手和立面靠背的優美弧度,是主人鐘愛的一款。



我收藏的每一張椅子都可以坐,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觸碰與使用,不是用來看的。這正是十年前我從蒐集中式古董家具,突然轉向北歐名椅的原因,因為背後的設計理念,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每張椅子都經久耐用,而且坐起來都很舒服,不像太師椅,並不好坐,擺在客廳裡是權位的象徵。過去的收藏僅保留下雲林的百年門板和中藥櫃,兩件刻著台灣先民生活痕跡的家具,和北歐的椅子搭配起來十分協調,並無違和感。


總共雋刻了 200 個藥名的楠木骨董中藥櫃,收納了日常藥品與家人的相片。



我退休比沒退休還忙,平常除了到「懷德居」之外,就是在書房寫部落格,經常早上 7 點起來,忙到12 點、1 點才睡。有時候寫作累了,到客廳坐坐椅子就是最好的休息,在酋長椅上看看影片,或是躺在「旗索椅」上,旗索椅是今年百年誕辰的丹麥設計師漢斯.韋格納(Hans J. Wegner),和家人去海邊度假躺在沙坑中得到的靈感,每次我躺在上面整個人就像埋進海灘的沙堆裡頭,沈沈地進入夢鄉。


森林是永續的事業,人家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覺得應該反過來,十年的木頭哪堪用?今天種的樹絕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下一代,一個家也是一樣,需要投入與經營,所以喜歡木頭的人,觀念與胸襟都漸漸受到森林的影響,像我收藏的木頭玩具,我的孫子到現在還在玩,一件好的家具更是可以傳承下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夢,希望有一天有更多人能夠把對於物質的享受,轉化為對於家具的品味與珍惜。


從北海道的小狐狸到小螞蟻,林東陽喜歡在旅行時蒐集木頭玩具。

經常把玩的「西老猴」,出自丹麥設計師

Kay Bojesen 之手,是超過 60 年歷史的經典玩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