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24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6-184 一個偉大的日子

$
0
0

一個偉大的日子:8 月 28


我有一個夢 金恩演說 50

1963 年的 8 28 日那一天,美國黑人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帶領二十五萬民眾向華盛頓進軍,並發表了感動全世界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迫使國會在 1964 年通過《民權法案》,宣佈種族隔離和人種歧視為非法政策。


演講中他以一連串的「我夢想有一天」表達他基本的訴求和崇高的理念。他夢想「昔日的奴隸之子與昔日的奴隸主之子能夠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夢想「我的
4個孩子能夠生活在一個不以他們的膚色,而以他們的品格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他說道,終有一天,上帝所有兒女,黑人和白人……都將手攜手,合唱古老的黑人靈歌:「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這番話令人熱淚盈眶,演說獲得極高評價。隔天的報紙評論說,他引用聖經的字句,也引用莎士比亞的字句,而且演說「充滿林肯和甘地的精神」:平等、博愛,追求理想,永不放棄。


半世紀來,從各種法令到日常生活,「平等」成為美國社會顛撲不破的真理。有評論稱,金恩教育了在場的群眾,也教育了全美國,並且教育了後世,他與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佛遜、解放黑奴的林肯總統,共同成為美國的立國精神標竿。


退休建平台 夢圓懷德居

50 年前,那時我還是高一年代,這場遊行其實並未帶給我多少影響,祇是腦海裡多添一則新聞而已。但1998 年不經意在奧勒岡大學活動中心,看到牆上摘引金恩博士所講的這段話“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I have a dream…”才觸動我探索其出處,也種下後來引用做為【懷德居家具知識館】網站的開場片頭﹝http://www.hdgr.org/﹞。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2004 年家具知識館創立時,我們也許下這個夢: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同胞,不是以財富炫耀身份,而以家具論品味。」



I have a dream …..


今年 828  再許另個夢

懷德居將屆十年,看來當初的美夢已然成真。現在就讓我們再為第二個十年,許下另個夢,感謝老天爺,懷德居找到了築夢新方向:「木師」蓋「教堂」,「薪火」有「傳人」。一塊綠地的想像,帶給大家無限的希望,期待明年歡喜開步,引領你我走進《木師的教堂》,齊聲合頌木工人的詩歌。



一塊綠地的想像,走進木師的教堂

by Ning.Wang


鐘聲已響,拍去肩頭的風霜,

爬上森林最高點,俯瞰樹下的世界。

林間透著光,學徒走進木師的教堂,

光影穿過樹間枝枒,溫暖照耀他們的臉龐。

樹下人間真不凡,天使都旁觀思量

延伸瀏覽:
懷德居家具知識館 http://www.hdgr.org/


5-177 Woods of the World

$
0
0

Woods of the World

木工學校部落格自2006-8-19上線以來,先後寫了將近550篇網誌,但祇此這篇全以圖片呈現,沒有任何文字說明,正是希望大家專注,細細品賞木紋之美,至於文字則是多餘。



6-185 細木工首發紀念版

$
0
0

細木工雜誌1975首發紀念版

Fine Woodworking Commemorative First Issue



懷德居館藏一本塵封已久,美國細木工雜誌﹝
Fine Woodworking﹞創刊號。去年細木工雜誌社還特就創刊號重印出版,提供年輕世代的木工愛好者,珍藏紀念。Fine Woodworking 創辦於1975 年,即使當年出生的嬰兒,如今亦將步入「不惑之年」。這本雜誌發行當初的定價 $2.5038 年後的今天,售價也調到 $7.99,不過這本重印收藏版的售價則是 $19.95。從世俗的價值觀看來,當年所買的這本創刊號,如今也增值了 8 倍,真的沒想到!

細木工雜誌 創刊號
Fine woodworking, Winter, 1975





Fine Woodworking》是我木工知識的啟蒙雜誌,這本專業雜誌最初﹝1975, Winter﹞以季刊發行,不久﹝1978, Sept﹞改以雙月刊出版。三十多年前外匯管制時代,向國外訂購圖書雜誌,結匯美金都須申請。知識的代價可大了,新知獲取不易,因此讓我們更為珍惜。


館藏《
Fine Woodworking》期刊當中,1980 21 期刊載 Irving Sloane 先生訪問 Hans J. Wegner 的一篇專題報導,讓我認識了這位廿世紀最偉大的椅匠,也促動 30 年後,以韋格納設計為主的椅書出版。因此可以這麼說,要不是《 Fine Woodworking 》帶領我走入Wegner 的世界,窺其堂奧,也許就不會有《名椅好坐一輩子》這本椅書的誕生。




細木工雜誌 Nr. 21,  March/April 1980

3-59 懷德居開放日

$
0
0

懷德居開放日

HDG OPEN DAY
OPEN YOUR MIND



歡迎在每月一次的開放日參訪懷德居



一對夫妻好心讓我搭便車,我們都要上山,木工初體驗。

與其說是學木工,更像是拍去城市裡的灰塵,拜訪山林。

把森林的空氣帶回來,把木工夢帶回來,讓城市人都妒忌。﹝王學寧﹞




開放時間:每月最後週六;團體參觀 另行安排

集合地點: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二路126012

集合時間:下午1:50集合 2:00準時出發逾時不候

參觀內容:家具知識館、森林夢工場

參觀人數:30

參訪時間:90 分鐘

報名方式: E-mailhdgnews@gmail.com報名時請註明參訪者姓名及同行人數

相關提問請電 (02) 2605-2126  0932-077-339黃燦陽先生



懷德居家具知識館



隱居在山中的木工私塾

4-9 透視應用好好玩

$
0
0

透視應用好好玩

人椅互動設計巧



2013
丹麥家具見學,再度來到喬菲特﹝Trapholt Museum of Art
﹞,這已是懷德居第四次帶領家具友朋來此參訪,這裡是一處「活」的藝術博物館,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和體驗,充滿著椅子與人的互動和對話。



今年適逢
Trapholt 25週年慶,為此館方特別從 5000 件館藏作品中,挑選包括畫作,椅子設計,雕塑,陶瓷,織品和版畫等150件以Something quite unique ?東西十分獨特?為主題的特展,其中設計椅部份則依年代展示在中央廊道。這個展覽館方也沒有忘記觀眾,在我們入場時,工作人員還邀請大家參與主題活動,票選各人心目中最獨特的東西。




喬菲特不僅館藏椅子精彩可觀,常常目不暇給,絕對是一場美的饗宴,叫人飽足而歸。這回家具設計之旅,更不經意在戶外草坪發現人椅互動的設施,應用透視原理,讓我們躍躍欲試,玩起「虛擬合成坐大椅」的遊戲,啊呀!
Trapholt 裡裡外外充滿椅境,譽為「Chair Museum不為過!



透視遊戲這般玩

1. 主角盤坐在標識 Trapholt 字眼的巨大臺座上。

2. 導演小賓則站在四根柱子旁。

3. 攝影師小賴半蹲在金屬立牌前面。手拿相機放在立牌的小平台,喬好位置。

4. 對準前方人像,按下快門拍照。

5. 結果實際看到的是一張錯覺的照片─主角坐在巨大的椅子上。


導演小賓如何坐上這張碩大的高腳椅!爬上去的嗎?



椅座椅腳 實相分離


透視遊戲  裝置場景



透視應用好好玩



延伸閱讀

名椅好坐一輩子112~113 三采文化出版

6-163 人椅互動展虛實http://hdg.tosaint.com/entry/6-163

6-154 椅子體驗如何展http://hdg.tosaint.com/entry/6-154-1

5-29 Trapholt 博物館http://hdg.tosaint.com/entry/5-29-Trapholt-博物館




5-144 運動人家球拍椅

$
0
0

運動人家球拍椅




品名:球拍椅 Racket Chair, 1955
設計:延森 Helge Vestergaard Jensen1917~1987

製造:丹麥 Peder Pedersen, Søren Horn, Niels Roth Andersen

材質:櫻桃木、尼龍線與皮材

尺寸:74W 83D 113H/ 42Sh

出處:Danish Chairs PP. 146~147


解說:

名為球拍椅,因為椅座及靠背都以尼龍繩編製。韋斯特高‧延森﹝Vestergaard Jensen﹞設計一系列家具如床和高背椅都採用相同材料。目前這款椅背編法有別於當初從靠背底部編到頂部,而頭靠也從圓筒形換成圓形。這張椅子採用了有機曲線,正好和人體脊柱相吻合,坐起來非常舒適。


如果你是個網球運動狂或者只是位羞怯的粉絲,這把延森﹝Vestergaard Jensen﹞設計、安德森﹝Niels Roth Andersen﹞製作的椅子,你一定會想喜歡。它的形狀讓你聯想到網球拍。椅子的造形不但使人渴望要去運動,而且也有些特定的元素--像是附在椅背上的球形頭靠或魚線材料等。木材和皮革被用以將設計意念轉化為具象實物。這是一款限量版的產品,椅寬 74 公分、高 113 公分,這使得它在房間裡非常「可看」而易見。不知你認為還能做任何其他設計改變而使得它更像網球拍嗎?我想丹麥他們已經做得很漂亮了。


攝於 老匠師 Niels Roth 自宅  2012-08-24

球拍椅KØBENHAVN SNEDKERELAUG 450 ÅRCopenhagen Cabinetmakers Guild 450 years﹞一書選為 1955 年的代表作1,懷德居有幸收藏,如果時間場地適宜,我們樂予公開展示與大家分享



延伸瀏覽

1.    KØBENHAVN SNEDKERELAUG 450 ÅR, 2004 P.66

2.    6-110 木匠公會450http://hdg.tosaint.com/entry/6-110-木匠公會450

3.    Sotheby´s 蘇富比 Racket chair 球拍椅 2003 年拍賣記錄http://www.architonic.com/dcsht/-racket-chair-sotheby-s/4103115


Literature:
1.  Anne Bony, ed., Les Années 50, Paris, 1982, p. 302
2.  Noritsugu Oda, Danish Chairs, San Francisco, 1999, p. 146


6-186 哥本哈根多美妙

$
0
0

哥本哈根多美妙

丹麥海報 The Chair為尊



Lauritz 拍賣成交價 1,250克朗 2013/1/18



懷德居除了致力經典家具蒐藏,對於相關海報也保持高度留意,偶而便有驚喜發現。海報紀錄活動事件,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故事,敘說著被人淡忘的過去。


Wonderful Copenhagen




2010/8/27 丹麥家具設計研修之旅,我們一行入住哥本哈根知名的亞歷山卓Alexandra旅店,主要就是想體驗這家 Danish Retro Design Hotel 的氛圍。百年旅店和現代觀光飯店截然不同,沒有人來人往喧嚷聲,這裡的客人都能感受到空間陳設帶給人們的謐靜氣氛。

Hotel Alexandra


Meeting room


Lobby



丹麥海報 The Chair 為尊

坐者背後牆上這張海報太吸引我了,海報標題印上瑞典文 Dansk Veckorna 1964﹝丹麥週 1964﹞,推測可能是當時在瑞典舉辦丹麥週活動的紀念海報,時隔半世紀想必已經絕版了,但還是問問櫃台小姐,還有可能買到嗎?回答自然是令人失望。

Lobby, Hotel Alexandra


Dansk Veckorna 1964
Expo 67 Montreal Canada 1967


尋覓三年終現身,今年丹麥行在哥本哈根壓馬路,突然間街頭的櫥窗出現一些十分眼熟的海報身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舊瓶裝新酒,這可是 2013 年版 Famous for Fine Furniture,一款海報可以賣上半世紀,不也是奇蹟一樁嗎?

丹麥設計The Chair 為尊

Famous for Fine Furniture 2013



Ib Antoni 海報集


延伸瀏覽

林東陽【名椅好坐一輩子】三采文化出版225

6-136 從對年到百歲http://hdg.tosaint.com/entry/6-136

A Danish Retro Design Hotelhttp://www.hotel-alexandra.dk/

Ib Antonihttp://www.ibantoni.dk/historien-om-ib-antoni.html

6-188 海報,令人愉悅的凝視

$
0
0

海報,令人愉悅的凝視

/王學寧



前後參觀懷德居以及他們的展覽多次,發現這群熱愛設計的人除了家具,也重視圖錄、海報,展覽是短暫的,海報則是珍藏展覽回憶最直接的方式。


若我們追溯海報的歷史,源自
19世紀中的歐洲,隨著印刷術的進步、時代漸趨開放,公共事務、商業活動增多,海報需求量大增,為公民帶來訊息,傳達展覽、政府公告,或是推銷商品,一百多年來,海報從原本功能性的文宣品轉為充滿設計感的藝術品,為平面設計也為生活文化記錄歷史。


1967 年的世界博覽會在加拿大蒙特羅,丹麥插畫藝術家 Ib Antoni﹝1929~1973﹞ 為丹麥展覽館繪製主視覺以及相關宣傳海報,林東陽教授在哥本哈根相遇的海報正是其中一張作品,圖中所繪的是 Hans J. Wegner The Chair,一個孩子乘坐在樹幹上,得意的高高舉起 The Chair。如同另一張海報的標語「Imagination Quality」,1967 年的丹麥,想告訴世界的是設計巨匠的思維與理念,讓他們和其他國家不一樣。

當年舊海報,網路售價$725,謹供參考


當時蒙特羅的博覽會創下紀錄,不但打破之前的參觀總人次,也是歷年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丹麥派出當時已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Ib Antoni 為國家形塑形象,肯定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心。繽紛的顏色、簡約的線條,清楚又活潑的傳達丹麥好設計。我雖不曾去過丹麥,但以安徒生的廣泛流傳程度猜測丹麥一直都有活躍的童話傳統,童話不僅為家家戶戶傳誦的故事,思維也融入了平面設計,記得丹麥老工匠 Niels RothNRA﹞來訪時,送我們的禮物正是安徒生的複製手稿卡片,許多人不知道,安徒生除了童話、詩文創作,也熱愛剪紙與畫畫,對丹麥人來說,視覺意象總是充滿天真、且近乎直覺式的想像力,而童話、繪本則是國家表述自己最合適的方式。


林教授說:「這位插畫家很特別,
通常家具海報都是人坐在椅子上,他卻是高舉椅子很驕傲的樣子。」教授在臉書上發了海報的照片,詢問大家是否知道其中的樹是什麼樹,立即引發各種猜測,很有意思。有人根據葉脈跟樹幹紋路,認為是櫸樹;也有人說什麼樹其實不是重點,樹幹形狀J」實指 Jørgensen,也就是韋格納﹝Hans J. Wegner﹞的中間名,所以海報的核心是韋格納。若搭配另一位臉友的細微觀察:圖中主角佩戴的是一把角尺,那他確實可能是一位工匠,高舉著自己做的椅子,得意洋洋。也有人從人文、神話的角度切入,猜測是梣樹﹝Ash﹞根據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世界便由一棵梣樹支撐著。而希臘神話中,宙斯創造人類之初,人是從梣樹裡誕生的。更妙的是,從《詩經》中我們知道,「椅」原來就是一種樹名,即「山桐子」。大風子科,落葉喬木。果實為漿果,球形,紅色。如:椅梧《詩‧鄘風‧定之方中》:「樹之榛栗,椅桐梓漆」。若韋格納在世,他或許會投橡木﹝Oak﹞一票,因他曾說橡木是最 Danish、丹麥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一張海報,眾說云云,答案可能只有插畫家知道了。


海報記錄著藝術與大眾文化的發展,並幫助我們將時代裝禎起來,收藏一張椅子的輝煌時刻。海報本身帶有的公共特質,如同一張張美麗的邀請,是最好的門面,也是前導,引領我們進入藝術家的世界。藉由海報的風格,我們也認識了丹麥的美學與繪本傳統,實為一場有趣的文化課呢!



延伸閱讀:

蒙特羅古董海報收藏網 http://www.laffichiste.com/collections/all/products/expo-67-denmark-industry

Ib Antoni 官方網站http://www.ibantoni.dk/

丹麥海報博物館http://www.plakatmuseum.dk/

丹麥設計博物館海報收藏部http://designmuseum.dk/en/collections/plakatsamling

梣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2%A3%E6%A0%91


6-189 生生不息五行杯

$
0
0

生生不息五行杯


大馬友朋千里來
  精美錫器伴手禮



歡迎大馬友朋來



九月下旬懷德居接待遠從吉隆坡來訪的臉友,一行四人,說是慕名而來,我們感到驚呀懷德居聲名遠播。他們更帶來一件伴手禮,馬來西亞著名的傳統工藝錫器。做工相當精緻,一時間直覺有別於一般觀光紀念商品,套句台灣時下正夯的說法,稱得上是件文創產品。


 

杯身飾以代表「五行元素」的抽象符號,杯蓋實木上頭刻著「生生不息」四字。馬來西亞的民族工藝錫器,結合華人五行相生相剋的哲學,開發這款「金生水,水生木」生生不息的馬克杯,由此得見設計者之創思。然話說回來,有時工藝更勝創意!近年來台灣也興起一股文創風,不過如果只是一昧追尋所謂的「文化」,賣弄「創意」,而忽略了「工藝」這要項,我想「錢途」也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金生水,水生木


這只馬克杯十分獨特,豈只材美工巧,更見遠方友朋的真誠用心,還在杯蓋刻上:林東陽教授吉隆坡黃菁翠敬上 2013 等字眼。黃小姐謙稱懷德居是他們學習嚮往的地方,還說明年丹麥家具體驗行旅,不要忘了算他們一份。而我們的木工校友馮文先生也真行家,光憑臉書上的照片,便看出「五行杯」出自名門「雪蘭莪」Royal Selangor,見多識廣讓人稱服。


杯蓋刻字祝福生生不息

我們非常珍惜這份來自吉隆坡的伴手禮



五行杯現已成了懷德居的館藏

6-190 牽引台加木工緣

$
0
0

溫哥華木工達人

專程參訪懷德居


WE ARE SMALL, BUT POWERFUL

懷德居家具知識館


10/30
我們收到一封陌生木工人的電郵:自稱來自溫哥華,希望拜訪懷德居。電郵中說到自己曾受教 Allen Peters 門下,並在承繼 James Krenov 精神所創立的 Inside Passage 細木工學校,接受訓練。他報上了自己的學習經歷,還在信末表達渴望見面等等。


客人毛遂自薦,信裡提到
Allen PetersJames Krenov 以及 Inside Passage School of Fine Cabinetmaking 等James Krenov 大名鼎鼎,木工人不認識,不配木工人;Allen Peters 過去也有所悉,除非同名同姓,至於 Inside Passage School of Fine Cabinetmaking 則未聽聞,但既舉著 based on the teachings of James Krenov 的名號,顯然值得先花點時間做些功課,以便和客人對話。


經由
google 確認,信中提到的 Allen Peters,即是懷德居館藏《Cabinetmaking - the professional approach》一書的作者,廿年前我曾帶領同學臨摹他新明式﹝Neo-Ming﹞條桌的造法,不中不西,非典桌案。製作完成後,擺放在研究室自用直到退休,這十多年間所有進出研究室的賓客,幾乎都視而不見,惟一例外,僅只舊金山前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柯惕思﹝Curtis Evarts﹞館長來訪時,發現了她的獨特。


木工年鑑贈嘉賓,懷德居多禮有理



“The world doesn’t owe you a living.” It is the challenge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Furniture Maker to design goods for which the buying public is willing to part with its money. This is the break that allows Krenov to be Krenov and not muddy the waters of the professional furniture
maker.

– Alan Peters



非典桌案 不中不西



來訪貴客 Dave Bartlett 在懷德居藏書房,興奮翻閱英籍木工老師 Alan Peters 的著作 ─ 1986 Cabinetmaking- the professional approach,見書如見人,Alan Peters Sam Maloof & James Krenov 都在2009 相繼辭世,令人不勝晞噓。

Dave 在森林夢工場和週五班學員家瑜、繼中對話﹝左﹞,驚訝他們在短短的學習過程中,就已經有那麼精采的表現。接著到體驗館,乘坐 C chair﹝右﹞,見識丹麥設計,驚奇不已!

名校出高徒 果然細木工
Dave 在學作品
2010~2011


“I’m an amateur and always will be. That’s the way I want to die. I’m an amateur by nature. David Pye wrote somewhere that the best work of this century would certainly be done by amateurs.”

– James Krenov

延伸瀏覽

5-1世紀大老http://hdg.tosaint.com/entry/5-1-世紀大老

Inside Passage School of FineCabinetmakinghttp://www.insidepassage.ca/

College of the Redwoods FineFurniture http://crfinefurniture.com/

6-187 瀏覽人次破百萬

$
0
0

木工學校部落格

瀏覽人次破百萬


百萬


啟發了很多人呢

文字的累積 想法的累積


筆耕七年不間斷 木工資訊五百篇


木工學校部落格,瀏覽人次預計本月
將破百萬,這是自 2006/8/16 上線以來累計的人次。我們在此敬邀各位,一起見證百萬人次訪客的到來,猜猜哪一天會破百萬目標?誰又會是這位歷史時刻的訪客?


在部落格左邊欄位下方,大家可以見到如左下圖示和計數,這裡隨時紀錄著訪客的區域分佈以及當天、昨日與歷人數累計等資訊。


Total:
990000
Today: 642,Yesterday: 728





截至日前2013-11-06,部落格訪客,累計瀏覽已達 99 人次,分別來自全球103國家及區域,詳參http://www2.clustrmaps.com/zh/counter/maps.php?url=http://hdg.tosaint.com,其中排名前20分別為:台灣、中國、美國、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丹麥、越南、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法國、瑞典、瑞士、南韓、泰國等。


懷德居木工學校訪客分佈圖




延伸瀏覽

6-113森林芳展開步走http://hdg.tosaint.com/entry/5-127-動如狡兔-鴻圖大展

訪客分佈圖http://www2.clustrmaps.com/zh/counter/maps.php?url=http://hdg.tosaint.com


2-24 懷德居的軟實力

$
0
0
懷德居的軟實力

家具老兵的獻禮


年多來,雖然每天平均都有 56 百人,進出木工學校的部落格,不過我想還有不少格友仍未發現部落格頁首的左方,另藏寶窟在此你可以連結到所有懷德居主人建置的相關網站:





家具工程研究室1996 http://www.hdgr.org/fel

家具資訊百老匯1998 http://www.hdgr.org/fic

家具工房我最愛2000 http://www.hdgr.org/wps

懷德居家具知識館2004 http://www.hdgr.org/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2006 http://hdg.tosaint.com/

我的老家懷德居2000 http://www.hdgr.org/moh

懷德居基金會2008 http://www.hdgr.org/foundation/


這些網站多已呈靜止狀態,其中最早的建置於
1996 年,距今已有 17 個年頭了,是時甫從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visiting回來不久。在美國看到網路鋪設方興未艾,於是嘗試以【家具工程研究室】為名建立網站,在當時也算開風氣之先。此後持續不懈,教學之餘全部投注家具知識數位化工作,將研究所得成果,藉由網路分享大眾。如此在 2003 年退休前夕,完成闢建台北科技大學家和家具系列Home and Furniture網站入口,以為退休獻禮。



台北科技大學

家和家具系列Home and Furniture

http://www.ntut.edu.tw/~tylin


沒想到退而未能休,每天仍與電腦為伍,非但沒劃下「休止符」,反而成為「轉繼站」,持續以鉋刀和文字,耕耘木工家具這塊園地,藉助【網路科技】,傳承【木工文化】推廣【家具藝術】,實體與數位兼容不悖,因此有謂懷德居一手握著鑿刀,臨摹傳統;一手則拿著望遠鏡,眺望最好的設計,此乃傳統手作為體,現代數位為用之謂也。


在此特將
17 年來建置的相關網站,主要內容簡介如下,樂與全球各地友朋共同分享之。


內容簡介

家具知識桃花源©2004 http://www.hdgr.org/

創設「懷德居.家具知識館」題詩:

桃李久種自成蹊,老驥伏櫪志千里。揮別教鞭耕書園,退也不休建平台。

藏書匯集懷德居,友朋羣聚嘉溪畔。新知交流唯斯處,經驗傳承好所在。

期許成為「家具知識桃花源」

內容要項:創館楔子石室金匱迷你經典家具一二網網相連嘉溪報報館中人物贊助感謝


工房家具我最愛
©2000 http://www.hdgr.org/wps

千禧呈果,世紀交替的獻禮。櫥櫃小史,從「且」說起。工房典藏,公開同學部分精彩的作品。

內容要項:話說櫥櫃為何實木作品建構千禧呈果工房經典團隊伙伴後記謝誌


家具資訊百老匯©1998 http://www.hdgr.org/fic
知識爆炸的年代,拜賜網路科技,將家具相關資訊,極盡可能,探索蒐集,匯總於此,方便雅好覽讀。
內容要項:家具漫談設計風格材料五金設備製程市場資訊公會組織網路總匯


家具工程研究室©1996 http://www.hdgr.org/fel
推敲家具堂奧美,個人最早成立的網站。'79年來校任教,即將研究室以此叫名,今爰用之。
內容要項:圖書資訊技術報告家具藝術老木匠篇小木匠篇教育訓練研究單位


我的老家懷德居©2000 http://www.hdgr.org/moh
少小離家老大回。十歲起負笈他鄉,半百後嘆胡不歸!兩代攜手重建舊家園,這裡記錄著其間歷程,喜樂與大家分享。
內容要項:百年歲月西廂重建新第評論簡報呈映老幹新枝


懷德居基金會
©2008http://www.hdgr.org/foundation/
本基金會秉持「傳承木工文化、推廣家具藝術」的信念。以懷德居家具知識館、木工實驗學校和家具體驗館等為基地,邀集熱心專業人士參與經營,將豐富軟硬體資源發揮更有效利用,分享社會大眾。
內容要項:關於懷德居家具三合院基金會簡介善心添油香文化深耕相關連結

5-180 雙囍臨門 兩大突破

$
0
0

11 22

雙囍臨門 兩大突破

2013-11-22 懷德居─雙喜臨門兩大突破:上午我們在三峽北大開會,異中求同拍板定案,合力打造三峽北大木工基地。

木工學校新基地  今午現場會勘邁前大步



晚間 我們守在電腦旁邊,注視著螢幕人數的跳動,就在10:50 部落格的計數器,終於出現 Total :1000000,較預定時間提早一天來到,瀏覽人次破百萬,當然值得慶賀。

木工學校部落格  今晚突破百萬瀏覽人次


不管懷德居未來如何發展,11 22 這一天發生的這兩則事件,肯定都會是重大的歷史紀錄。

6-191 隨時觀物理 主敬得真常

$
0
0

隨時觀物理主敬得真常



書法篆刻名家薛平南教授,
11/23 帶領【盤石書會】成員一行參訪懷德居。過去我們曾數度邀請薛教授來訪,他總是
忙碌未能成行。等了九年這一天終於來到,而我本人也才得機會親自接待,當面表達誠摯的謝忱,感謝他多年來對於懷德居的支持。


書會一行人留影懷德居

2004 年懷德居家具知識館創立時,薛教授即分別題贈篆書橫額和行書條幅,我們據此雕刻牌匾,懸掛門口,以為開館紀念。2008 懷德居成立基金會,薛教授亦題贈「懷德居文化基金會」隸書字樣,供做各種書類印刷使用。2009 基金會決議出版木工年鑑,薛教授復以行草撰寫「懷德居木工年鑑」做為年鑑刊頭。在此同時我們也央請教授以古老大篆為「懷德居」治印一方,而薛教授以相同一字體再書「懷德居」橫額慨贈。薛教授集各式書體,追古溯今,文化傳承意味濃厚。





木藝與書法,容有許多道理相似處。這回參訪,薛教授親筆題寫
「隨時觀物理主敬得真常」條幅相贈,謙稱秀才人情紙一張,我們倒覺得珍貴無比,懷德居館藏再添一件。上句「隨時觀物理」,做好木工當然要瞭解材性,理至易明,美國建築大師 Frank Lloyd Wright 就曾說過:We may use wood with intelligence only if we understand wood. 而下句「主敬得真常」,就可能要稍費心思量。主敬,以敬為主。真常,真實常住之意。主敬或主靜,不同宗派各有主張,都有道理,有謂做木工是一種修行,如是,木工人在心態上,理當對來自大自然的木材,心存敬意與感恩;至於匠師工作上所抱持的態度,且聽莊子如何說:


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
必齋以靜心。齋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齋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齋七日,輒然忘吾有四肢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驅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摘自《莊子十九章達生篇》

古文讀來不易,建議 google,白話文言比對,再慢慢咀嚼,必能心領神會,瞭解木工匠師和王公貴人對話的真髓。

秀才人情珍貴無比



延伸參閱
主敬 http://www.baike.com/wiki/%E4%B8%BB%E6%95%AC

真常 http://baike.baidu.com/view/3013221.htm

主敬與主靜 http://tars.twbts.com/documents/9-1/9b011.pdf

5-178 丹麥木工教育見學

$
0
0

丹麥木工教育見學

終識 KTS真面目

台丹交流開枝散葉



木工榮譽榜 高掛校門口


今年五月網路報導:哥本哈根技術學院﹝
KøbenhavnsTekniske Skole, KTS﹞木工系﹝Carpentry Department獲頒 2013 芬尤獎Finn Juhl Prisen﹞,這是威廉漢森基金會﹝Wilhem Hansen Fonden﹞首次將芬尤獎頒給教學單位,懷德居對此相當好奇。


趁九月丹麥家具研修之便,透過老工
Niels Roth先生 的安排,我們受到十分親切的接待,在校方老師的引導下,參觀了木作工場和成果展示。令我訝異的是:工場一樓全都非常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但到了二樓卻又擺滿老舊傳統的工作台。忽然間我想通了,內行人看見了門道。考察先進國家教育,許多人往往祇注「視」到硬體設備,卻少用「心」探索背後的教學理念和思維。硬體落後,花錢就解決;不知怎麼做,或知道如何做﹝know how﹞,但軟體資源不足,才是問題所在。相術者言:「手相易學氣色難看」,或可比擬。


「細木作課程」對於芬尤及其同時代的設計師們所建立的丹麥家具傳統,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哥本哈根技術學院在護衛職業精神,以及追求專門技術方面,表現都很突出。包括連年執行《開枝散葉計畫,Branching Out Project
,配對木工學生和年輕設計師在設計﹝design﹞,創新﹝innovation﹞和工藝﹝craftsmanship﹞等跨學科領域的密切合作。威廉‧漢森基金會﹝Wilhelm Hansen Foundation﹞說到這正是將久負盛名的芬尤獎項頒給 KTS 的理由。


KTS
過去六年執行《開枝散葉計畫》已經將技職學院所必須擔負的任務推到極限,尤其專注在設計過程﹝design process﹞的產品開發﹝product development
﹞部分。惟有設計師和家具匠師密切合作,才會有好的設計發展﹝design development﹞結果。回顧歷史過去,廿世紀丹麥建築師和技術嫻熟木工匠師,正因這般的合作關係,創造了不少家具設計經典的圖標,個中例子拾手可得,即如 Fritz HansenArne Jacobsen﹝雅各布森﹞;Erhard Rasmussen Borge Mogensen﹝莫根森﹞;Johannes Hansen Hans J. Wegner﹝韋格納﹞;A.J. Iversen Ole WanscherNiels Vodder Finn Juhl﹝芬尤﹞;Rud Rasmussen Kaare Klint﹝克林特﹞,他們密切合作長達三,四十年,而韓生與韋格納結夥合作,甚至超過半世紀。


總結來說,
《開枝散葉計畫》創建了一個可以檢驗想法的環境,使其成熟,然後再通過製造者檢驗,而後誕生出一個新的經典家具,因此可視為讓人歡喜的附帶獲益。


KTS
認為芬尤獎是肯定他們工作表現的一種榮譽,他們打算有效利用獎金做為促進設計師和木工匠師間更廣泛合作。他們將努力復元丹麥家具的工藝,這在家具開發和銷售過程是個很重要因素。


出版交流─木工年鑑

KTS 回贈開枝散葉作品集





5-181 一位細木工匠的誕生

$
0
0

一位細木工匠的誕生


在丹麥要有能力製作這樣的櫥櫃﹝
Cabinet﹞,才能從學徒﹝Apprentice﹞晉升為匠師﹝Journeyman﹞,這座櫥櫃背板貼著 30,4.1968 通過實作技術審核的標籤,而這位木匠﹝Cabinetmaker﹞當時年輕,才僅 22 歲,他正是現任哥本哈根匠師協會主席 Niels Roth 先生。



反觀台灣,由於
12年國教實施在即,高中和高職都免費入學,高職恐怕會被邊緣化。近來許多技職教育界的人士非常擔憂「 12 年國教可能會消滅高職!」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替國高中生量身打造一個「帶著一技之長看世界」,期望青少年適才適性發展,其實台灣技職同學的能力表現亮眼,民國一百年,就拿到409個國際發明獎項,潛力無窮。



為此公共電視、客家電視、原民電視等三台,在此關鍵時刻,因關心技職青少年,乃共同製作【為了功夫闖天下】單元系列節目。希望藉由這個節目,鼓勵選擇技職教育的孩子,打開眼界、學得一技之長,培養一種可以隨身帶著走的能力。


其中木工職類單元由公視負責,徵選既有一定技術水準,對木工有熱情,將來希望往細木作職業發展的青少年,在節目製作過程中,可以勇敢面對拍攝壓力,並與丹麥大師比手畫腳溝通者。



他們辛苦拍攝的青少年真人實境節目─五個國家六大主題,年底就將開播,還請大家拭目以待,期待台灣也能誕生更多的細木工匠師!在公視正式播出之前,且看公視製作【為了功夫闖天下】到丹麥向這位大師學木工的部份精采劇照。

工房主人NRA  公視提供 攝影 朱介任

張開雙手我來了  公視提供攝影李懿芳

木匠祖師是魯班家伙學成載一船  公視提供攝影朱介任



千里探班關心傳承  公視提供攝影李懿芳

結構極簡平衡為要  公視提供攝影李懿芳


這張公視小芳所拍的「裸椅」照,將Helge Vestergaard Jensen,1961 年設計的搖椅,攤在喜歡丹麥設計朋友的面前,請問你看清楚了它的結構沒有?

5-182 霍奇斯木工場

$
0
0



霍奇斯木製品實驗室

Hodges Wood Products Laboratory


霍奇斯木製品實驗室 北卡州立大學  木作工場


北卡州立大學霍奇斯木製品實驗室﹝Hodges Wood Products Laboratory﹞,磚造平房建築,面積廣達828 坪,這座名為實驗室,其實也是一座教學木工場,配備有非常現代的機種,塗裝間以及教室等。至於實驗室部分,木材和木製品所需的科學和分析設備,也都相當齊全,可進行木材的各種實驗測試項目,在美國東南區同類實驗室中稱得上首屈一指,與全美各大學相較,也是名列前茅。半世紀前
斥資 250,000 美元興建,1960 年落成,因紀念布蘭登巴頓霍奇斯(Brandon Patton Hodges, 1903~1957)對北卡州大森林資源學院和製漿造紙學程的貢獻而命名。

1978年,我拿了國家公費,到美國北卡州立大學進修。北卡是美國家具的生產重鎮,說是 The Home of Furniture Land。那個年代資訊全賴紙本取得,或道聽途說,由於「聽說」北卡州大設有「家具系」,又無從多方查證,因此先去再說,抵達校園後,還是找不到所謂「家具系」的系館,悵然難免,還好開學日前,在一次聊天場合,不經意聽到家具學程藏身在工業工程系﹝IE﹞裡,對外號稱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 Program,屬於大學部學程。既然來此取經,不管是否為研究所承認,乃自己做主調整進修計畫,決定以 FMM 為副修,從大二核心課程念起。


其中一門工場實作課﹝WPS 205 Wood Products Practicum5 credit﹞為校方在暑期開給 Wood and Paper Science,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ment Program 以及 Design School 等系學生選修的密集課程。


北卡州立大學  霍奇斯木作工場

1979 年在此接受家具製造生產的啟蒙教育


霍奇斯木作工場 周邊面向



這門課總結所有在教室光聽未練「坐」中學,等到暑期下放工場,再來個密集「做」中學總體驗。授課老師提供床頭櫃設計圖和材料單。同學們則依據生產文件著手進行備料、細作、組立和塗裝等工序;以及學習板料分級﹝grading﹞,木材乾燥﹝drying﹞與膠合﹝gluing﹞實務等。此外並另安排四~五天的校外參訪,實地瞭解工廠運作,認識產品與加工。校外參觀學生自理食宿,交通工具則由學校提供。這門課個人獲益良多,對於往後的教學生涯影響至為深遠。

木工場位置牌

WPS 205 結業合影

Prof. Carter

工場主任 Prof. Gilmore
自作 自坐

美國家具工業許多高階經營主管都出身自北卡州大的 FMM 學程,當然也都曾經在霍奇斯木工場實際體驗木作家具的製造過程。而個人因為公費有機會在此接受家具啟蒙教育,回首過去,要說感謝,迎接未來,欲語還「羞」。近來我們力推木藝教學進北大,工場藍圖都就緒,萬事俱備,猷欠台幣 ─ 為此懷德居率先捐獻500萬台幣,不足缺口期盼社會大眾繼續支持,希望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台灣也能有一處媲美霍奇斯的理想教學實作場域誕生,大家共同一起努力吧!


台北大學 木藝教室 參考藍圖

建造經費預定15,000,000台幣


捐款帳戶

戶名:財團法人懷德居文化基金會
銀行: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林口分行﹝銀行代碼 050-1312
帳號:131-12-16408-6

捐款事宜 歡迎電詢 電話:02-2609-9458 0928-497-212




6-192 木工遣丹使深受期待

$
0
0

丹麥老工匠耳提面命

木工遣丹使深受期待

公視【為了功夫闖天下】年度重頭節目─前進丹麥學木工,小芳寄來十分鐘版精采部分片段,我一看再看,看了許多遍。影片中丹麥老工匠 Niels Roth 和台灣年輕木工人房俞佑殷切的互動與對話,叫人感動。我們期待未來台灣也能誕生更多的細木工匠師,不祇是 good woodworker而是 fine woodworker


老工匠的作品都是經過雙手慢工細磨做出來的。他說:「當你把砂磨做得好的時候,最後的結果會讓你很驕傲。」這是我這麼做的原因,我知道當我交出一件家具,是很好,是完美,是幾乎完美,人們會看著我們在底部蓋章﹝烙印﹞

貼身實習

俞佑說:「好的砂磨就是你摸下去,你就是覺得順,就好像是上面塗了肥皂還是蠟。摸下去就滑掉這樣的感覺。」他繼續說到砂磨應該是沒有什麼訣竅,就是要有耐心。


我在那邊待了三天,我覺得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心態。很單純的就只是想要做木工,然後要把一件事情做到好,然後注意每個小細節這樣,每個小細節都不會忽略。



老工匠說:「他做得很好,給他幾年,他會成為很棒的木工,但他必須不斷的練習。」

結束三天的貼身見習,老工匠送給他一件神秘的禮物。他說:「這是我用超過30年的砂磨塊,這有我的簽名,好好照顧它,這很珍貴的。」房說:「很謝謝你」


臨別贈言

老工匠說:「如果你真的想做的話,你就應該做!也許這是一生中唯一的機會」。祝你一路順風。


如果你真的想做的話,就去做吧!


祝你一路順風


就去做吧也許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機會



註:Sam MaloofI can teach anyone to be a good woodworker, but a person can't be a fine woodworker without a good heart

5-183 木藝教學進北大 十年大計已敲定

$
0
0

木藝教學進北大 十年大計已敲定


前言

成立將滿十週年,懷德居不斷蛻變,每年指派給自己新的目標。一年年踏實的走,不變的是我們的實驗精神。從培育師資、開授木工班、整合中西家具知識、出版學員作品年鑑,到舉辦展覽、木工體驗營,懷德居力求全方面發展。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懷德居除了藉教育紮下良好的木藝基礎,近年更是抱持著推動國際交流的使命,期望所做所為能化作一股影響力復興工藝精神,讓世界也看見台灣在家具設計上的努力。

丹麥的設計一向國際知名,簡約俐落的設計更讓他們的家具質感歷久不衰。懷德居為推廣木工,積極擔任幕後的橋樑,去年﹝2012﹞年底邀請哥本哈根木匠公會主席Niels Roth Andersen來台交流,今年﹝2013﹞則實際造訪丹麥,向哥本哈根技術學院學習。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甫於 11月中宣布台北市獲選為 2016 世界設計之都,一系列的活動接續而來,對於什麼是好設計,未來將持續刺激國人的思維,設計挑戰我們的生活習慣;或許,設計也提升我們的生活品味。懷德居站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一手握著鑿刀,臨摹傳統;一手則拿著望遠鏡,眺望最好的設計。


懷德居與台北大學合作計畫


始於一座森林

木匠的意志無聲

穿越木紋間的狹窄廊道

抵達一扇

開啟工藝精神的門


懷德居基金會力推木藝教學進北大,經過半年努力折衝,異中求同,終於拍板定案,合力打造木工教學新基地,台灣木藝教學已然邁進新的里程碑。


台北大學建校三峽,與鶯歌、大溪相仳鄰,這三處鄉鎮過去又以藍染、陶瓷和木器,各享盛名。近來政府重視文創產業發展,台北大學想要在這方面著力,乃思考與在地產業特色做連結。而另一方面,懷德居創立近十年,在「傳承木工文化推廣家具藝術」方面,一步一腳印,從草根走向國際,懷德居從無到有的精神,曾被譽為「社會創新的典範」,2011 年因此還獲總統頒與「臺灣之光」。


台北大學校園廣闊,師生期待生活美學教育的進駐;懷德居地處山林,基地不及百坪,未來發展受限可見。為創造雙贏,懷德居與台北大學攜手合作,由台北大學提撥三峽校區550 建地,做為設置木藝教室基地;懷德居基金會則負責木藝教室的建築設計和建造,並籌募經費新台幣 1,500 萬元支應建築及機具設備,木藝復興指日可期。


我們深知一所學校的成立不易,十年來的軌跡如同樹木的年輪,迷人的圓圈與線條訴說時間的故事,而這時光的積累與人們的恆心正是實實在在的工藝精神。感謝家具公會成員過去大力支持懷德居,這次懷德居再度擔任先鋒,向大眾各界籌募資金,盼望越來越多的木藝同好,和我們一起將木藝教育帶入大學校園。懷德居的第二個嶄新十年,即將展開,而推廣木家具的精神必然繼續發光發熱。



木工人的詩歌 一塊綠地的想像

by
Ning Wang

一塊綠地的想像

鐘聲已響,拍去肩頭的風霜

爬上森林最高點,俯瞰樹下的世界

林間透著光,學徒走進木師的教堂

光影穿過樹間枝枒,溫暖照耀他們的臉龐

樹下人間真不凡,天使都旁觀思量

木藝教室的憧憬
建造經費預定15,000,000台幣

【木師的教堂】實為木工老師的教學殿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工藝精神本質也確實神聖,懷德居樂意接受挑戰,並邀請各方同好共襄盛舉。



善心添油香

木工文化須傳承  家具藝術當推廣

贊助興學積德業  歷史時刻不缺席


戶名:財團法人懷德居文化基金會
銀行: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林口分行﹝銀行代碼 050-1312
帳號:131-12-16408-6


3-61 懷德居2013秋課成果展暨木師開講

$
0
0

2013秋課成果展
暨 木師開講

十年大計話未來

2013 秋季學期即將結束,一年兩回的成果發表會,行之有年已成慣例,歡迎木工同好蒞臨指教。

秋天的後院

懷德居的秋課

題目自己


A 作品展示:

時間:2014-01-05﹝週日﹞上午09:00 ~ 下午03:30

地點:懷德居森林夢工場


待展作品先曝光


懷德居的元旦日﹝Fine Day of Good Year﹞好年冬好日子,週三班同學力拼元月五日成果展,放棄休假都上山趕作品。




B 木師開講 影片分享:十年大計話未來



【木藝復興懷德居】8min 05sec
【前進丹麥學木工】11min 45sec
【玉東原民舞曲】懷德居 2013 春季學期成果展開幕式  5min 42sec
【善心添油香 募款短片】力推木藝教學進北大  54sec

時間:2014-01-05﹝週日﹞上午10:30~11:30

地點:懷德居家具知識館

Viewing all 24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