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5-221 木師教堂的詩篇

$
0
0

木師教堂的詩篇/ 徐莉玲

學學文創志業

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

董事長徐莉玲


林口鄉間梯田邊的動人故事-林東陽老師、懷德居、木師教堂寫下了台灣木工藝術的詩篇。

第一次拜訪林老師的林口故居,走入玄關即被樸實靜謐的氛圍感動,匾額上刻寫著「天壤無窮」,歲月留痕的老椅,滿屋櫥櫃的藏書,是這樣的書香門第裡培養出來的胸懐情志,驅動著林老師生命向前堅持的腳步;林老師引導著我們走上故居對街的小坡,踏入懷德居十年樹人的木藝學習場域,空氣裡輕飄著木屑香,一個個純樸的身影,一抹抹靦腆的笑容,是在屋裡的夥伴們共有的氣質

在全球化、工業化,求量求同的浪潮中,這份未被襲捲消失的初心,正在這片綠油油的梯田中插入束束秧苗,迎風搖曳,好像不妥協的孩子們緊緊坐在母親的懷中不讓人奪走由台灣土地上成長茁壯的權利!

從木平台的鄭啟聰陪伴林老師與我們談起「木師教堂的興建計劃-台玻如何贊助玻璃建材」到「懷德居十年展覽計劃-學學如何支持場地及活動」,我們團隊懷著崇敬感恩的心情參與這場盛會,在我的心中是萬分激動的,因為我深深體會經營一個體制外的選修平台、學習機構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需要有基金會創辦人及董事們長期的挹注支持,也要有像林老師這樣的經營者,懷抱著百年樹人的理念苦苦撐住,帶領著一群肯熱情投入的師資團隊,耐心傳承心手相印的技藝,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無數為了「興趣」而來的木工藝術學習者,需要有多少人的參與才能搭建起這一個走過十年的平台!

此刻的台灣,國際形勢及國內政治亂象造成的焦慮感,已使更多人逐漸覺知有必要退一步海濶天空,保持距離看待事物,面對難以掌握科技進步的無力、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公、光陰無情飛逝的無奈、以及日益嚴重的生態失衡,我們的心渴望著重新連結大自然、恢復道德規範、找回生命價值、感受生命喜悅與體會經典永恆。

此時懷德居成立「木師教堂」進入大學校園,將引領大家進入自我省思探索,在手作的過程中享受知性的動能,將活在當下的美好淋漓盡致地呈現。謝謝林老師!謝謝台灣民間這麼多有心的人!你們的善念、你們的付出、你們的微笑,將在台灣的樹林草地中穿梭奔跑,禮讚著自由美好的台灣!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2

Trending Articles